汉书读后感汇总(9篇)。
在我们欣赏了一本好书之后,我们心中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很多情节都可以引起我们的共鸣。读后感是将作品中蕴含的道理和实际结合起来所产生的感悟。下面是76范文网的编辑为您搜集整理的“汉书读后感”相关内容请您查看,提供的信息有帮助吗快分享给你的朋友让大家受益!
汉书读后感(篇1)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首部史志目录,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大型国家文献分类目录。东汉史学家班固作《汉书》以记载自秦以来到王莽篡汉之断代史,该书中记载律历、礼乐、刑法等“十志”,是对西汉及先秦社会的典章制度、风俗文化的总结,《汉书·艺文志》是“十志”之一,是据刘歆《七略》增补、删削而成的,是对西汉先秦时书目的目录著录。
把天下图书分为:(1)六艺略,著录易、诗、书、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九类图书,这些都是儒家经典或与儒家经典有关的著作。(2)诸子略, 著录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著作。(3)诗赋略, 著录了辞、赋、歌诗等五类文学作品。(4)兵书略, 著录了兵权谋、兵形势、阴阳、兵技巧四类军事文献, 包括了战略思想、战术技巧各个方面。(5)数术略, 著录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类图书。(6)方技略, 著录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著作, 大体上是医学科学及方士巫术两方面的杂拌。以上六略三十八类,共著录了当时可以看到的五百九十六家, 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图书。 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 《十七史商榷》中评价《汉书·艺文志》“不通《汉书·艺文志》, 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志者, 学术之眉目, 著述之门户也。”《汉志》不仅是我国史志目录的开山鼻祖, 其中也包含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目录。“方技略”就是专为医药文献专门编定的目录, 其中把方技类的文献书目列为四大类, 又把每类医籍的具体篇目详细开列,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及其下各目。《汉志》不仅以“六分法”为核心, 以文献内涵功能进行著录分类, 还以总论、 叙录为辅助手段, 揭示了先秦至汉代包括医史文献在内的中华文化学术总体发展脉络。 通过研究《汉志》中的医学文献目录, 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反映当时医药活动的医史资料信息。而其中所体现的医学史观及所蕴涵的医学思想理念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官方的正统观念, 同时也留下了作者班固医学史观和医学思想的深深烙印。由于医学特别是早期中国传统医学具有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继承性强, 其发展进步建立在人类世代薪火相传基础上的特点, 医药典籍在医学传习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医史文献也就成为了历代医学传习者最为重要的传授、接收和研习的工具以《七略》、《汉志》为代表的早期医史文献目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将前代和所处时代繁多庞杂的医学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精当的归类, 以便后人在翻阅时可以按目索书, 分门别类地了解前辈的医学研究成果, 顺利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不致于面对卷帙浩繁的图书文献束手无策。这种在当时颇为先进的文献整理编录方法, 对后世医史文献著录工作的开展和医学科学的传承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汉书读后感(篇2)
董仲舒,传说是董永和仙女生的儿子,《董永变文》叫董仲,《清平山堂话本》收宋元小说《董永遇仙记》说董永与织女婚后,生一子名叫“仲舒”;《槐阴记》也叫董仲舒。明代《董永宝卷》叫董震清。它是汉武帝初年的一位大儒家,是中国古代一位值得我们称颂的大儒家。
他在给汉武帝的治国对策中所提出的建议;为中国儒家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早年用功读书,“三年不窥园”,以研读《公羊春秋》出名,与胡母生齐名,景帝时曾任公羊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主张更化善治,“前德而后刑”,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
董仲舒的弟子很多,他讲学的方法是“下帷讲诵”,讲课时用幕布围起来,只教高才生,一般学生则由高才生去教,因此很多董派弟子根本没见过董仲舒本人。他的弟子有出色的,褚大为梁相,嬴公为谏大夫,吕步舒为丞相长史。
董仲舒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建议以“弱枝”或“小末”的方式严禁王侯大臣擅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流行于汉代的谶纬都是继承了董仲舒的感应、灾异之说。董仲舒还把《公羊春秋》用于司法上,提出“《公羊》治狱”,即《〈公羊〉董仲舒治狱》,是汉代酷吏产生的基础[5]。从而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
《汉书-董仲舒传》评:“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管晏之属,伯者之佑,殆不及也”。
这是东汉史家对董仲舒民族政策意义的充分肯定。
公元前141年,孝景帝驾崩。景帝是继文帝之后,又一个奉行黄老清静无为、与民休息之治,从而实现“文景之治”的君王。史称景帝时期,仓禀丰实,府库饶财,移风易俗,黎民淳厚,西汉社会从经济到治安都达到了农业社会美好的极点。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朝廷的无为放任,诸侯骄恣,豪强坐大,商业地主侵渔细民,割据势力业已形成;再加之四夷侵临,匈奴寇边……班固论当时形势曰:“汉兴六十余载,海内义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汉书·公孙弘传赞》)在升平的表面景象下,西汉社会实已潜藏着严重的危机。
急需有为之君起而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制祸患于未发,防斯民于土崩;更进而结束无为之治,乘仓实财饶之运,大兴文教,再建武功,在足食足兵基础上,去迎接儒家理想中礼乐教化的盛世太平!可是,景帝只是一个继体守文之君,他实现文景之治的最大奥秘只是“无为之治”,在民力凋弊之时让其自创财富,自食其力。文景之治的到来与其说是文景君臣之治,不如说是文景之治的放松。
怎样在物质丰富的基础上实现大治,文景君臣就无能为力了。历史上,这项任务落在汉武帝头上。汉武帝的继位给西汉社会带来了新的气象,也给儒学的复兴带来了希望。
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又令郡国举孝廉,策贤良,而董仲舒以贤良对策。汉武帝连问三策,董仲舒亦连答三章,其中心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史称《天人三策》(或《贤良对策》),后被班固全文收在《汉书·董仲书传》之中。第一策主要是“天命”和“性情”问题。
汉武帝问:“三代受命,其符安在” ;“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性命之情”,为何有善恶良莠之分?当务之急,“何修何饬”,才能使“百姓和乐”,祥瑞普降呢?
董仲舒正告说,有天命存在,灾异就是天与人的对话: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惊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天人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国家政治有失,天就出现灾害来谴责他;如不知道自我反省,又出怪异现象来警告他;如果还不知悔改,天才改变成命,使其丧邦失国。这就是“天人感应”,天和人可以互相感应,互相影响。
他说王者将王天下,天必出现一种非人力所能引起的征兆,此即“受命之符”。如果“天下之民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对于人性善恶问题,董仲舒说:
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惰者人之欲也。或夭或寿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生,故不齐也。生命是上帝的命令,性是生命的本质属性,情感是人的欲望和情感。
人性具有仁爱与不仁道,寿命长短,这是造物主(教化)与社会环境(混沌控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天命无法改变,而社会环境却可以改良。
十年磨一剑,三载不窥园的董仲舒献策正是汉兴七十余年之际。汉初的皇帝,吸取了秦始皇暴政至二世而亡的教训;需要对内施行仁政。正好此时他提出的;尊孔,推行官管学校的治国对策被汉武帝采纳。
从此,读书人学习、尊从孔孟之道成为国策。因为学者遍布朝廷高层和社会基层,他们学习儒家文化,教书育人。因此,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脉。
再经历代大儒(如宋代朱熹等)的研习、传承和深化,儒家文化就成为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之根。
今天,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思想”“主义”都想成为中国文化思想的主流。从而造成人们信仰、思想的混沌,观念的杂乱。在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增强文化软实力,必须牢记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感谢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完整的文化遗产脉络,一个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文化根。
我今天之所以重提董仲舒,是希望我们能永远记住、纪念、尊敬这些使我国优秀文化、优秀经典得以传承,使儒家文化得以延续光大的中国古代先贤。
汉书读后感(篇3)
求《汉书》读后感
1.勿以魔王论武安——白起
武安君白起,战国后期四大名将之首,作为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征战沙场三十余载,一生大小70余战,未尝败绩,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长平之战坑杀降卒四十五万,连同以前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攻楚于鄢决水灌城淹死数十万,攻魏于华阳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卒二万,攻韩于陉城斩首五万,共一百余万,这是白起的一张极不完全的杀人账单。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
后世称之为“杀人魔王”。
白起虽然是一位不世出的兵家奇才、赫赫战神,却不理权谋,配不上“枭雄”二字。史料记载:秦王欲用白起攻打邯郸。baiqi对昭王说:
“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
因此不可发兵攻赵。”昭王亲自下命令行不通,又派范雎去请,白起始终拒绝,称病不起......后(昭王)令白起自裁。
白起伏剑自刎:“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又云:
“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我常有些奇怪的念头:纵观战国数百载间,大小数十战而未尝一败的将军只有两位:吴起和白起。
这两位将军均擅长大兵团野战。可惜他们的生活没有交集。否则,战国时期的两位英雄将给我们更多精彩的战争范例。
2.不败安得由天幸——卫青
后世有许多人对卫青的成功尤其不忿,原因自然是卫青与汉武帝之间的“裙带”关系,以及大文豪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李广的种种同情之辞。甚至几百年后的唐朝诗人王维也说,卫青无敌,李广无敌是幸运的。
(连命理学都用上了,哈哈)但在我看来,这更多的是一种不负责任,人云亦云的言论。
卫青的功名是战场上一刀一剑拼出来的,公元前129年汉朝对匈奴的第一次反击战,在三路大军连遭败绩的情况下,惟独卫青以莫大的胆气横穿八百里,端掉匈奴人的圣地龙城。这场仅仅歼敌八百人的胜利,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粉碎了匈奴人不可战胜的神话,更是对汉朝军事思想的革命。之后的河套会战与漠南会战,年轻的卫青将孙子兵法的诱敌方略与骑兵战的高机动性完美结合,声东击西,大胆穿插,两次痛打匈奴人的主力骑兵军团,公元前119年的漠北大会战,更是卫青一生用兵生涯的杰作,在右路军未曾到达且遭匈奴单于主力军队合围的不利局面下,卫青临危不惧,命令部队用武刚车(铁甲兵车)迅速环绕成一个坚固的阵地,然后派出5000骑兵向敌阵冲击。
匈奴出动一万多骑兵迎战。双方激战在一起,非常惨烈。黄昏时分,忽然刮起暴风,尘土滚滚,沙砾扑面,顿时一片黑暗,两方军队互相不能分辨。
卫青趁机派出两支新部队,从左、右翼赶回单于,包围了单于营。伊稚斜单于发现汉军数量如此众多,而且人壮马肥,士气高昂,大为震动,知道无法取胜,就慌忙跨上马,在数行精骑的保护下奋力突围。向西北方向飞奔而去。
这就是后世传唱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此战之后,“漠南无王庭”,匈奴对大汉的军事威胁基本解除了。
首先,卫青能够在汉武帝时代平步青云,原因绝非仅仅是亲戚关系和运气好这样简单,更重要的原因是,卫青身处在一个中**事思想大变革的时代,传统的步车作战思想势必将被大规模骑兵作战思想所取代。其次,李广是不是值得同情?我认为,“飞将军”绝对不值得同情。
李广迷路了,没能按时到达战场。作为李广的老板,卫青公平地惩罚了他。是李广自己狭窄的心胸气量断送了他,造成了横刀自杀的结局。之后李广儿子李敢对卫青的所谓“寻仇”更属于没事找抽型的无理取闹。
然而,这样一个明辨是非的公案,却因司马迁的精彩写作而在价值判断标准上发生了变化。李广博原本是一名刑事将领,赢得了后人的同情。然而,透过历史的迷雾,我们可以看到,汉武帝一开始不再有意重用李广:
李广曾因罪被贬为庶人。庶人李广因打猎归来太晚,城门已经关闭,于是守城的霸陵尉“合理合法”的将“前”李将军尽情侮辱了一番,让李将军在城门口坐了一晚上。后李广复为右将军,调霸陵尉入军中,随便找了理由就把他杀了。
凭借着他的复仇,汉武帝帝怎么敢重用他?
而卫青为人谦让仁和,敬重贤才,从不以势压人。虽然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干预政事。他和霍去病不同,对士卒体恤较多,能与将士同甘苦,威信很高。
后来,汉武帝对霍去病恩宠日盛,霍去病的声望超过了他的舅舅卫青,过去奔走于大将军门下的许多故旧,都转到了霍去病门下。卫青门前顿显冷落,可他不以为然,认为这也是人之常情,心甘情愿地过着恬淡平静的生活。
卫青从奴隶到将军的故事,绝非简单是一个穷小子靠裙带关系飞黄腾达的故事,而是一个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少年人把握住命运机遇的励志故事。每个平凡的人在一生里都会遇到难得的机会,也都会遭遇到如卫青这样的指责与批判,但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缔造奇迹,成为自己奋斗领域中的卫青,只要我们有着一颗或许沉默却坚韧顽强的心,有着一个或许并不博大却足够宽容的胸怀。(本段摘自网文:
汉家骑士亦英豪)
3.千兵万马避白袍——陈庆之
本来是想写一写霍去病的,但是他是一个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的将军,而且,我不认为在同等条件下,他是自己舅舅的对手,与卫青相比,他多了几分血气方刚,少了几分坚忍。而在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后人最伟大的战神诞生了:白袍陈庆之将军。
关于陈庆之,除了梁书《陈庆之列传》有介绍,围棋史话也有记载:“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
公元528年,北魏北海元颢皇帝率司令部向萧衍投降,请求萧衍帮助他成为北魏皇帝。出于战略考虑,梁武帝认为现在是扩大魏国疆域的好时机,于是欣然同意。可是梁武帝脑子又发毛了,居然让陈庆之所部七千人孤军北上,而且并未其他部队加以协助。
或许这位对佛学痴迷得一塌糊涂的“皇帝”大概是在围棋攻杀撕守中发现了陈庆之的领军天赋,也或许是粱武帝佛经读多了,相信真有天神相帮,所以才做出了这么一个疯子一般的决定,要知道七千粱军过了长江,面对的将是北魏雄视天下的数十万骑兵军团。幸运的是,虽然没有战神,但只有一为战神。陈庆之在这样一个荒谬的决定下开始了他传奇般的战神生活。
首战睢阳,守城的魏将丘大千有着将近七万人马,上次被陈庆之一举击溃后,他似乎不服气,上次你能打的掉我的营垒,是我大意,这次我再筑坚固点,看你怎么打。于是,他建了9个兵营,用对方10倍的兵力阻挡陈庆之前进。陈庆之不在乎。你造你的,我打我的,再攻击,再攻击。从上午到下午,陈庆之已经占领了三个基地。
我是高。我拿走了。我已经认真对待了。也许这才时丘大千当时内心的真实写照。反正史书上就一句“大千乃降”。北魏的七万军队一日之间就灰飞烟灭了。
在第二次战斗中,魏征东的济阴将军元晖业率领御林军中最精锐的一支近2万卫兵,阻击陈庆之的部队。陈庆之命令属下在水面修造浮垒,随后借助浮垒,乘筏顺流而下,一举就攻陷了这个水上城堡,并且还生擒了敌方主将元晖业,这一战获得战车七千八百辆。
三战荣阳,尔朱荣在荣阳集结了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所率领的羽林军和驻扎军队的混合编队将近七万人,与此同时,尔朱荣的令魏将元天穆率领大军截断了陈庆之的后路,元天穆派遣他麾下的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率领胡骑(即散居在关外的少数民族骑兵部队,这种部队以劫掠为生,战斗力极强)五千人,骑兵将领鲁安率领夏州步骑混合军九千余人,来支援杨昱;而让右派推手朱世隆(尔朱荣的弟弟)和西荆州州长王璞率领一万骑兵占领老虎监狱,让陈庆之无路可退。元天穆、尔朱吐没儿一前一后对陈庆之形成夹击之势,旗鼓相望,声震百里。在这种情况下,陈庆之保持冷静。他解开马鞍绳,把马捆起来,召集所有的军队,对他们喊道:
“我们从出发至今,攻城略地,实在已经不少了;你们一路上所杀的敌人,有的是现在包围我们敌人的的父亲,有的是他们的兄长弟弟,这些多的是无法计算。他们都视我们为敌人,恨不得消灭他们。我们才有七千人,敌人却有将近众三十余万,今日事已至此,就不要再考虑如何求生了。
我想和敌人的骑兵不可以在平原上一决高下,必须等他们还没到来之际,攻克眼前这座城垒,大家不要再犹豫惶恐,那样只能是自取灭亡啊!”于是他亲自擂鼓攻城,一通战鼓下来,士卒奋勇登城,来自东阳的勇士宋景休、义兴的鱼天愍首先登上城楼,竟然一口气攻陷了荣阳城。
最后一战,荣阳场,3000对20万。不久,北魏援军就集结在荣阳城周围,陈庆之率领3000骑兵与魏军作战。史书上的廖廖数语使我们不得知当年这场旷世对决的详细情形,总之,这场野战使得北魏的骑兵神话一下子破灭了,是役,陈庆之以三千骑兵大破元天穆麾下将十数万大军,鲁安在战阵上乞求投降,而元天穆、尔朱吐没儿仅以单骑逃生。
此后陈庆之继续西进赴虎牢,尔朱世隆这位后世造成了北魏分离的豪族在听到陈庆之来了,连喝令众部交战的勇气都没有,匆匆弃关而逃。
陈庆之以7000之众,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无前。如果说霍去病的胜利仍然采取避开现实,与弱者作战的策略,那么陈庆之的胜利就是战场上的重灾区。陈庆之和他的部下都穿着白袍,一路不可战胜。因此,洛阳市童谣说: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梁书·陈庆之列传》)。
陈庆之的性格祗是谨慎。他每次接到诏书,都要洗礼敬拜;生活俭朴,只穿便衣,不好绸缎和竹子;虽身为武将,但射箭却不能穿札,而且也不善于骑马,但善抚士卒,能使部下为其效死力。陈庆之镇守豫州,豫州闹饥荒,他开仓放粮济灾民,使大部分灾民得以度过饥荒。后陈庆之去世,谥号曰:
“武”,民称其为“仁武将军”。
莫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一代伟人毛主席在读到他的传记时,慨然批示道:“千载之下,心向往之。”值此危难多事之秋,惟武力为解决问题之第一要务,皆因“弱国无外交”。
汉书读后感(篇4)
读《后汉书》
后汉的皇帝,除了前三个皇帝还足称道以外,后面的皇帝委实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中国历史上这样的王朝很多,有过“中兴”的极少,所以并不足为奇,但就汉光武帝刘秀而言,这个“中兴之主”却绝非庸碌之辈,他不仅比中国历史上其他所有的“中兴之主”要有能力得多,甚至不下于很多开国帝王,就连和他的老祖宗汉高祖刘邦比起来,也半点不逊色,在个人能力的很多方面甚至还要远远超出。
这一点就是和刘秀同时代的人也都看出来了。比如马援初见刘秀时就说:“今见陛下,恢宏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马援后来对隗嚣说刘秀“才明勇略,非人敌也。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
”隗嚣问刘秀和刘邦比怎样?马援还故意转了个弯,答:“不如也。
高帝无可无不可;今上好吏事,动如节度,又不喜饮酒。”意思说,刘秀不如刘邦,刘邦做事情无所谓可不可以,而刘秀则喜欢管理政务,行动有节度,还不喜欢喝酒。难怪隗嚣要吃惊:
“如卿言,反复胜邪?”意谓照你这么说,反是刘秀胜过刘邦了?
其实历史上最大力称赞刘秀的还属明代的王夫之,他在《读通鉴论.光武》中称赞刘秀是“允冠百王”,认为“三代以下,取天下者惟光武独焉”,他还大胆假设历史,说:“光武之得天下,较高祖为尤难。
建武二年,已定都于洛阳,而天下之乱方兴,其视高祖出关以后,仅一项羽,难易之差,不亦远哉!使以高祖荥阳之相持,而遭光武丛生之敌,乘间捣虚,以击其后,将不待约从,而有人为之犄角,高帝弗能支矣!光武即位未久,一以从容镇静,结未服之人心,桀骜顽强之徒,皆自困而瓦解。
设使高帝当之,亦未必能安定若斯也。”他还盛赞光武“神武不可测”、“规模宏远”,几乎就把刘秀捧到天上去了。当然,也有认为刘秀不如刘邦的,比如石勒就曾经夸耀自己“若遇汉高,则当北面事之;若遇光武,则当并驾齐驱,未知鹿死谁手”,自认为自己和刘秀还有得一比,但陈登原在《国史旧闻》中评石勒这句话是“胡人之见,殆未然”,事实上石勒比刘秀也确实还差得远。
要将刘秀和刘邦作对比是比较困难的,毕竟两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何况单从性格来看,也确实谈不上好坏。不过,就个人能力而言,刘秀比刘邦强得多。他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文武双全的伟人。比如,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刘邦手下有萧何、张良、韩信,但很少有人知道刘秀的28位将军是谁。因为刘秀的才华超过了他的下属,所以很难突出这些功臣的名字。
翻开刘秀的历史,我们不难证实这一点。
刘秀虽然属于汉族,但经过这么多代人,他的地位在这里已经不那么突出了。虽然他不像刘备那样依赖卖草鞋,但他的家庭影响不会超过他所在的县。刘秀父母早死,兄弟都是靠叔叔的抚养才得以长大,在他20岁出头的时候,曾经去长安的太学读过书,他信谶语、好经文,相信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早年的刘秀并没有刘邦“大丈夫当如此”一心想做皇帝的大志,他只要“仕宦当作执金吾(执金吾是掌管京师治安的官),娶妻当得阴丽华(阴丽华是南阳新野县有名的美女)”就满足了,他也不象他哥哥刘縯谦俭好义、“结交天下雄俊”,而是“性勤于稼穑”,成天耕地,所以他哥哥常将他比作“高祖兄仲”。此外,他还有谨厚、谨信的名声。从这里我们很难揣测出他未来的成就。
王莽末,天下大乱,他也随着自己的哥哥起兵,因为实力尚弱,兄弟俩不得不从属于更始帝刘玄的名下。此时刘秀的名声显然远在他的哥哥之下,所以当他哥哥无端被更始帝杀掉时,他主动去请罪,既不言自己的功劳,也不为哥哥服丧,饮食如常,反而弄得更始帝自感惭愧,于是“拜秀为破虏大将军”,从刀口上擦边而过,足见其韬光养晦的本事。在此之前的昆阳战役中,他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能力,也被毛泽东列为历史上七大经典战役之一。
面对强敌,刘秀身先士卒,被诸将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随着王莽的灭亡,更始帝开始了与全国十数个割据势力的争夺战,刘秀也终于可以找到一个机会被派往河北,以更始的名义发展势力。
当时,刘玄只给了他官衔,既没有军马,也没有粮食,这使得他有机会在河北独立发展自己的实力。虽然刘秀初到河北后并不顺利,那里的王朗自称皇室继承人、成帝已死的儿子“刘子舆”,一时间“赵国以北,辽东以西,皆望风而靡”,刘秀和他的少数随从在王朗的重赏追捕下不得不四处逃窜。在冒充邯郸使者入传舍骗吃的时候,又因为饿急抢食被传吏怀疑,差点没能逃掉。
他们直赶到信都,那里的郡守还奉更始年号,这才算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随后,他开始慢慢培植和壮大自己的势力。为了联合拥有十几万大军的宗亲刘杨,他娶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为妻,而郭家在当地也是世代著姓大族,这样,刘秀终于能够借助外戚势力诛灭王朗,开始在河北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
在诛灭王朗后,大家意外发现了许多吏属私通王朗的信件,刘秀不是一一查而究之,反而看也不看就令一把火烧光,使“反侧子自安”。这一漂亮的举措被曹操于破袁绍后照葫画瓢,因《三国演义》的流传而为今天的多数人所熟知。
这时更始帝发现刘秀羽翼已丰,便封他“萧王”,要他“悉令罢兵”,另派自己的亲信去控制河北。刘秀当然不可能再去用脖子试更始的刀,于是他以“河北未平”为借口,拒不奉诏,趁着更始与赤眉争夺长安和洛阳,无暇顾及河北,他便开始做统一整个河北地区的努力。当时河北地区尚有“铜马、大彤、高湖、重连、铁胫、大枪、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各领部曲,合众数百万人”,刘秀经过多次苦战将其中势力最大的铜马军“悉破降之”。
为了尽快使数十万降兵诚心为己所用,刘秀让这些降将“各归营勒兵”,而自己只带少数亲随一营一营去嘘寒问暖,以示对降者的信任,这一冒险行动感动了所有降者,他们相互说道:“萧王推赤心置入腹中,安得不投死乎?”于是刘秀“悉将降人分配诸将”,一时间“众遂数十万”。
随后,刘秀又一一诛灭各割据力量,平定河北,在符谶的示意下,刘秀称帝,此时的他,俨然已是全国主要的几大割据势力之一了。
更始与赤眉对长安和洛阳的争夺,给了刘秀以坐收渔翁之利的机会,在击败了战胜更始帝的赤眉军以后,刘秀控制了整个中原地带。他选择洛阳定都,显然是因为洛阳更靠近河北,他在这里有相对长安更好的民意基础,随后,他得以用“天子”的身份四处征讨不服者,逐一平定各地。公孙述在四川灭亡后,基本完成了复兴。
出人意料的是,刘秀突然在政策上出现了一个大转折,开始削减武术。西域十六国遣子入侍,请他在西域重新设立都护,他竟以“中国初定,未遑外事”为由还其侍子。太子问攻战之事,他答以“昔卫灵公问陈,孔子不对”,用孔子不答卫灵公问打仗阵法的典故委婉的避开。
对于追随他打仗多年的功臣们,他用极高的秩禄和隆重的礼仪来回报,却不让他们当官,反而在全国征召饱学鸿儒之士充任公卿,于是儒学大兴。
相对于其他的帝王而言,刘秀能做到文武全能,这一点不简单,而他的勤奋则更是难得。《光武纪》记载,他每天天亮就早朝,要到日落才罢,还常常和公卿、郎官们讲论儒学经义道理,夜里很晚才睡觉。太子怕他太累,让他“颐爱精神,优游自宁”,他答以“我自乐此,不为疲”——就这份工作、学习的态度,我们今天也没几个人能做到,可见刘秀的成功绝非侥幸。
事实上,他的勤奋为后汉建立了基本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框架,这就是儒学立国。
前汉武帝虽然崇儒,但也好法,宣帝更是明言“霸王之道杂之”,但刘秀虽然也在用“霸王之道”,却从不言之,反而对儒学进行了大力推广,使后汉成了儒学发展的黄金时代。
当然,后汉儒学的兴盛还是有其背景因素的。前汉代的元朝皇帝擅长儒学。到了前汉代末,儒学无论是在名义上还是实实上都已经超过了数百所学校。刘秀早年去京师求学,自然受其熏陶。
再则,跟随刘秀打天下的将领们绝大多数也是饱读经书的,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就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可见,当时的兴儒,有前汉政策惯性的因素,而刘秀的努力,则使儒学再次获得了发展动力。
汉书读后感(篇5)
《汉书·地理志》是城市史、历史地理学、人口学专业研究生的必看书,此书为汉兰台令史班固撰、唐秘书少监颜师古注。竖排,繁体。地理记录位于汉代第八部分,分为两章,占地150余页。
从黄帝的九州到夏禹的十二州,后又更制九州,开篇主要是谈禹之治水治国,并引夏书禹贡之文详释九州。
《汉书地理志》用“地理”做篇名时,显然赋予其一种全新的意义,即改变了过去地理著作中以山川自然和地形为纲的体制,而以疆域政区为纲,这一写法使该志成为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的地理著作,还使其成为研究我国疆域政区的必读文献。《汉书》是汉代历史学家班固的著作,《汉书》的体裁是纪传体, 其内容是断代史。在体例方面《汉书》的特点之一就是首创《地理志》。
后来的史书大多全有(地理志》专类,不过有的名称不同。" 班固创立《地理志》以西汉时期的孤域政区为主,分录其山川物产等内容。在地质方面它记录有关郡国的矿产,以及管理矿产的铁官、铜官、金官、盐官所在的地方,对主要河流、湖海也有较详细的记载。
该书对研究西汉矿产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根据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建制,以疆域政区为纲,依次叙述了103个郡国及所辖的1587个县、道、邑、侯国的建置沿革。在郡国项下,都记有户口数字,把这些数字加起来,就能得出汉平帝二年的全国人口数为***人,这个数字虽不能说十分准确,但它却是当时全国各郡县户口数汇总而成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这也是最早的提供全国人口数字的一部史书。
在县、道、邑、侯国的项下,则根据地区特点,分别选择有关山川河流、矿藏、物产、经济发展和民情风俗等等,各郡写法体例一致,便于对比、查找,为今天研究历史地理,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全书还记录了周秦以来许多宝贵的地理资料,如在上郡高奴县下记有洧水,可(燃) ,这是最早的关于石油资源的记载;在西河郡鸿门县下记有天封火井祠,火从地出也 ,这里所记的火井,就是天然气;据统计,它载有盐官共36处,铁官共48处,反映了当时盐、铁产地的分布情况;书中记水道和陂、泽、湖、池等,合计300多处,记在发源地所在的县下说明它的发源和流向,较大的河流还记所纳支流和经行里数,这为了解古今水道的改变情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汉书·地理志》的写作,是在**集权大一统的形势下出现的,并为统治者所欢迎和需要。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汉书·地理志》对于我国的地理学发展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一方面开辟了进化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值得称道。
但另一方面,受其影响,地理学研究忽视了对山川地貌形态和发育规律的探索。后来,地理学更多地涉及到历史学方面的内容,这也与《汉书·地理志》为地理著作所建立的体制有一定关系。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确有许多困难。
首先,我对历史地图不熟悉,因此很难理解汉代领土的划分。天下九州到十二州,以及其所包举的各郡县以及分封建国及大小侯国,若没有丰富的历史方位感和常识,很容易分不清东南西北。好在我中国当代地理学得不错,对全国各现行省的轮廓基本能画出个大概,各省方位和主要河流也算是“胸中有沟壑”。
利用现代地理知识编制古代历史地图,虽然有失偏颇,但可以有一个总体思路。
与别人交流后,才发现其优点:①、各郡、县条中记述的内容很丰富。② 第三部分具有国家区域地理的一般性质,更为全面和简要。
③ 其描写对象不仅限于西汉的当代地理学,还包括历史地理学。汉以前古籍上所载的地名,很多即因《汉书·地理志》用汉地予以注释,才使后人知其正确位置。④、记述的范围广。
东至日本海,西至甘肃西部(西域地理载在《汉书·西域传》中),南至越南中部,北至阴山,对边区记载也较详悉。不足之处在于记录和文章过于简略,不参考其他史料很难理解正确的含义;体例前后不一;博采众说而未加辨析,或实际情况已发生变化,却仍照录旧说,引起叙文前后矛盾等。
所以我觉得阅读《汉书·地理志》时,得从细处着眼。有大家深得读书之法,曰“一遍粗,再则细,三则精”,其意思是读第一遍时,只须略知大概,就是所谓的通览是;第二遍读之,就要从细微处研读;到第三遍,才体会到深味文章精粹之处,把精华之事提炼出来。若平时烦事缠身,琐事冗杂,无以暇闲细品专业书,可以用这个方法,省略掉通览的环节,读《地理志》也是如此。
汉书读后感(篇6)
我是钢都小学分校二年级的学生。记得刚入学时,我问妈妈:“为什么校名中有‘钢都’二字?”妈妈告诉我:“鞍山是个钢铁城市,有闻名全国的鞍钢。”谈到这个话题,妈妈接着说:“坚硬和刚强是钢铁的性格。一个人在成才的道路上,只有具备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才能无往而不胜!”妈妈这些话,我牢牢记在心里。前几天,我阅读了拼音彩绘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由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写,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本书是介绍如何冶炼钢铁的工具书呢。读后,我才知道,它原来是本使一个人意志更加坚强的'文学名著。书中讲诉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成长为钢铁战士的故事。他不怕苦,不怕难,坚持战斗,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经过许多磨难,炼就了钢铁般的意志。保尔·柯察金是一个贫苦工人家庭的小儿子,当过车站食堂的小伙夫,做过发电厂的工人。后来,参加了红军。他和战友们曾一天向敌人发起十七次冲锋。一次激战中,他头部受重伤,被送进了医院,仍不忘工作。修筑铁路过程中,困难重重,暴雨、泥泞、大雪、冻土、疾病、饥俄……铁路还是如期修成!后来,保尔竟然身体瘫痪,但双目失明……书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保尔·柯察金的一句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再想想妈妈曾经对我说过的那些话,我心里有了一些感悟。与保尔·柯察金相比,如今的小朋友,包括我,简直就是“易碎品”。我们过于柔弱,缺少钢铁意志。父母把我们当作“小皇帝”、“小公主”,百般溺爱,抱着怕摔了,含着怕化了,要星星不给月亮,天天生活在“蜜罐”中。我们绝大部分时间被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占用,很少锻炼。个别小朋友长大后竟不会系鞋带。如此“温室花朵”,怎么能长成合格的有用人才?所以,我想对大人们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请不要包办孩子们的一切!”上学路上,我要自己背书包;出家门后,不要总坐车,不远的路完全可以步行去;在冬天,我要出去堆雪人、打雪仗;下小雨,不必给我送伞,就像一篇课文写的那样《妈妈,不要送伞来》;我要学会清扫卫生,还想给爸爸妈妈做香喷喷的饭菜……总之,我要像保尔·柯察金那样,真正自立自强,茁壮成长,百炼成钢!
汉书读后感(篇7)
《后汉书》是南朝宋范晔编撰的史书,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这部史书是“二十四史”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读完《后汉书》,我深感盛世强汉的辉煌。在这个时期,华夏大地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同时,这个时期也充满了战争,但最终仍然走向了统一。
在《后汉书》中,作者范晔通过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其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
在描写人物方面,《后汉书》不遗余力,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例如,“乐此不疲”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讲述了一个人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是乐此不疲,坚持不懈。这个成语可以激励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也要像这个人一样,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要坚持不懈,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另外,“疾风知劲草”这个成语也出自《后汉书》,形容在严峻的考验面前,才能显出谁是最可靠、最有担当的人。这个成语可以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担当和责任感,尤其是在困难时期,要敢于承担责任,不怕困难,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总的来说,《后汉书》是一部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史书。通过阅读这部史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感受盛世强汉的辉煌和历史变迁的沧桑。同时,这部史书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也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可以激励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进步、追求卓越。
汉书读后感(篇8)
武安君白起,战国后期四大名将之首,作为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征战沙场三十余载,一生大小70余战,未尝败绩,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长平之战坑杀降卒四十五万,连同以前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攻楚于鄢决水灌城淹死数十万,攻魏于华阳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卒二万,攻韩于陉城斩首五万,共一百余万,这是白起的一张极不完全的杀人账单。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后世称之为“杀人魔王”。
白起虽然是一位不世出的兵家奇才、赫赫战神,却不理权谋,配不上“枭雄”二字。史载:秦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白起对昭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昭王亲自下命令行不通,又派范雎去请,白起始终拒绝,称病不起……后(昭王)令白起自裁。白起伏剑自刎:“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又云:“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我常有些奇怪的念头:纵观战国数百载间,大小数十战而未尝一败的将军只有两位:吴起和白起。这两位将军均擅长大兵团野战。可惜他们的`人生没有交集,否则,双雄并立的战国会给我们更多精彩的兵家战例。
汉书读后感(篇9)
盛世强汉无疑是五千年华夏历史中辉煌的一笔,远逐匈奴,封狼居胥。大漠孤烟,伴随着大汉战马的嘶鸣,萧条边塞,充斥着华夏将士的战吼。
这样一个豪迈的朝代,史学家自然用尽笔墨去描绘它的光辉,其中流传最广、最为权威的非《汉书》与《后汉书》莫属了,其中《后汉书》则主要记载了东汉的辉煌历史。
《后汉书》从刘秀随其兄长刘寅起兵反新开始,直到曹丕篡汉时结束,其中不乏"有志者事竟成""疾风知劲草"这样的经典语句,以及"肉粥麦饭"这样脍炙人口的故事。这部书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后汉书》 在描写各个人物时不遗余力, 成功的为读者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 使我们在读他们传记的时候, 常常能对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许多成语和俗语,如“不厌其烦”、“风知青草”、“马衣裹尸布”、“整箱如眉”、“永不进虎穴,永不得虎”等,也都是从这里来的。加上这本书在前后内容上剪裁得体, 叙述决不雷同, 阅来毫无冗赘之感, 的确可以算是正史中难得的佳作。
该书还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它对人物的评价较为客观, 很多论述不失公允, 也较为真实的记载了后汉不少人物的生平事迹。 在运用 "春秋笔法" 的时候, 范晔也没有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来过度的褒扬或者贬低某类人, 这一点尤为难得。
虽然,范晔自己本也是出自书香世家,在《后汉书》中有意识无意识的拔高了名士,并以"矫枉故直必过"为后汉名士的某些极端行为开脱,而对宦官则多有贬斥,称他们为"刑余之丑",但他也批评袁绍遍诛阉宦是"以暴易乱",表彰阉宦中"亦有忠厚平端,怀术纠邪",言论算是很中肯了。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一个人若熟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便相当于一个几千岁的老人,遇事自然能做到泰然自若,成竹在胸,仿佛看透一切。所以,多读史书是一个人成熟的捷径。当我们遇到困惑时,不妨翻开一本史书,学***的智慧,当我们少得闲暇时,不若执一柄羽扇,拈一颗青梅,叫上一位挚友,读一本史书,哪怕在陋室中,一箪食,一瓢饮,让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文字:曾志浩